燕山文学 - 经典小说 - 贫家子的科举路在线阅读 - 贫家子的科举路 第131节

贫家子的科举路 第131节

    于是,等第二天才顺再过来时,是带了两只箱笼过来的,一只装着少爷惯常用笔墨和书册,以及写好的文章。而另一只箱笼里,则是少爷的换洗衣衫以及洗漱用品了。

    这哪像只住上几天的阵仗啊。

    和周子旭一样,林三柱把二女婿也安排到了山上的小院里居住。虽已和自家闺女已定下亲事,可该有的规矩还是不能少的,如此也能避免旁人的闲言碎语。

    因着来求春联的村人太多,原本说好的三天,最后只得再多加了一日。

    第四日当晚,林远秋也干脆搬到了山上,之后的几天,郎舅三人一起探讨学识,一起研读文章,倒是难得的惬意。

    一直到了腊月二十九,周子旭和王文昌才匆匆回去,离开时,两人都未把换洗衣服带回去,这是已经约好,等过了除夕又来岳父家相聚了。

    院宅图已经裱好,六尺的画芯加上轴头和卷尾,看着很是壮观,老林头把它挂到了自己的房里。是以守岁这晚,全家人对着京城的新宅子又生出了不少畅想来。

    吴氏依旧和先前一样,挨个给儿媳、孙媳发了红纸包,里面则是每房来年的零花钱。

    家里日子一年比一年好过,吴氏给发的零花银钱自然也有了增加,儿媳妇每人七两,孙媳则是每人四两,比起去年,每房都多了一两。

    虽过了年林远秋已是十九,可只要没成家,压岁钱自是不能少的,何况还未及弱冠呢。

    所以包括几个堂哥在内,林远秋一共收了八个红包。

    接着便是他这个当小叔叔的给几个侄子侄女发了,从京城回来之前,林远秋特地去银楼换了一把小银花生和小银如意,这会儿给每个孩子当压岁钱正合适。

    经过半个多月的相处,几个孩子早已叔叔长、叔叔短的只差每天绕着林远秋转了,此时收到小叔叔给的漂亮压岁钱,一个个嘴巴就跟涂了蜜似的,都喊着小叔叔真好呢。

    两个meimei的压岁钱林远秋自然没忘,等守完岁,大家都各自回房时,林远秋拿出衣兜里的红包,递给了两人。

    “谢谢哥!”姐妹俩异口同声。

    春燕隔着红纸摸了摸,好像是刚刚自己看到的银花生和银如意的形状,不过这红纸好像有些厚度的样子,她忍不住问道,“哥,红包里是啥啊?”

    林远秋笑道,“回房里看看不就知道啦。”

    一听这话,春燕和春草就更加好奇了,与哥哥说了明日再见后,姐妹俩就去房里把红纸包打了开来。

    然后春燕和春草发现,红包里面除了两个银花生和两个银如意外,还有一张纸叠着,把纸展开,才发现居然是一张银票,而银票正中印着“凭票取足银五十两”八个字。

    所以,哥哥这是直接给她们每人包了一张五十两的银票当压岁钱。

    春燕和春草都湿了眼眶,两人明白,哥哥这是变相的给她俩攒嫁妆,就像先前那套首饰,没个一百两银子根本买不下来。

    春燕和春草知道,哥哥之所以这样做,就是为了让她们嫁到婆家后,能有自己的底气和腰板吧。

    小红和小菊两个虽不识字,可看到自家小姐脸上的表情,也能猜到银票上的数额肯定不小,再想到那套金头面,不得不说,公子对三小姐和四小姐可真好啊。

    想到这里,两人忍不住摸了摸衣袖里的红包,这是吃年夜饭时公子赏给她俩的,里面是块碎银。除了公子给的,今早老太太和三太太也都赏了红包给她们。

    姐妹俩时常会想,比起先前的主子家,现下她们的日子不知道要好上多少,不说旁的,最起码老太太和几个太太从来不会动不动就责罚人。

    再看公子的家人,也都是和和睦睦的,所以她们一家算是遇上好主子了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大年初一,林远秋跟着林三柱去族长和族老那儿拜了年。

    两年未见,几个族老头发更白了些,不过精神头都不错。

    用他们的话说,那就是养好身体,一定要活着看到远秋考中进士的那天。

    族长变化倒是不大,看到林远秋过来后,族长脸上的笑就没怎么停过。

    这让林三柱又自觉腰背挺直了不少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初二是闺女回娘家拜年的日子。

    四个孙媳,除了丁菊因娘家离的远没有出门,其他三个一大早都带着夫君和孩子回娘家去了。

    周氏妯娌三个在灶间忙碌,吴氏则在一旁掰着手指,今日大妮、二妮肯定要回娘家,还有春梅和春秀也要回来,再算上几个姑爷以及外孙、外孙女,对了,还有曾外孙和曾外孙女,所以中午这顿最起码得摆上四桌才行。

    大妮和二妮是前后脚回来的,姐妹俩的脸看着比去年又圆润了些,自家中田地不用再交粮税后,姐妹俩的日子是一年比一年得到了改善,如今十年过去,她俩也算有些家底攒着了。

    对爹娘来说,孩子们日子好好的,自然比什么都让人舒心,看到两个闺女笑容满面的样子,吴氏也跟着喜气洋洋了起来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周子旭和王文昌是初三这日上门来拜年的。

    然后初三当晚连襟二人与大舅哥又住到了山上的小院,三人继续过起了写文作赋的日子。

    今年是大比之年,八月里的乡试王文昌是肯定要参加的。是以这几日,林远秋和周子旭与他说了不少学识上的见解,乡试中,策文是关键,林远秋把自己备考乡试那会儿的估题册子拿给了王文昌,上头写着的,都是自己总结出来的策文论据,也算是对这个妹夫一点都没有藏私了。

    郎舅三人在山上一待就是十来日,等下山时已是正月十二,再有几日,林远秋和周子旭就要启程回京了。

    每次小孙儿的行李都是吴氏帮着收拾的,这次也不例外。除了新做的几身衣衫,吴氏又给装了二十多斤柿饼,这是准备让小孙子给老师送去一些的。

    林三柱和林远枫准备跟林远秋一起过去,东跨院的厢房马上要开始新盖,总要有人时常看着才能放心。

    得知爹爹要去京城,婉清就有些心动。

    林远枫向来宝贝这个闺女,想到清儿已经八岁,不用背不用抱的,带出门去也烦不了人,便应了下来。

    这下可把家里另几个小的给羡慕坏了。

    见状,婉清拍了拍腰间挂着的小荷包,笑道,“大姐一定给你们买好多好玩的东西回来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回京这日,林远秋起了个大早。自家有了马车,出行就要方便了许多。

    老林头和吴氏的叮嘱继续,都是让出门在外要好好照顾自己的话,林远秋点头一一应下。

    冯氏则开始悄悄掉泪,一想到儿子又得要好长时间才能回来,这都还没出门呢,她就开始盼着归家的那日了。

    “娘,儿子定会加把劲的。”林远秋轻声与冯氏说道。

    冯氏知道儿子这话的意思,这是想说他一定会努力考中进士,这样往后就不用常年求学在外,让娘担心了。

    所以她可不能让儿子为了能考中进士,而拼死命的读书。

    想到这里,冯氏忙一把抹去眼泪,“娘不急,娘一点都不急,远秋啊,娘没旁的要求,只期望你照料好自己,在外好好的就行。”

    “儿子知晓了,娘您在家里也要注意着身体,别熬夜做绣活。”

    冯氏点头,她才不熬夜呢,不然熬坏了眼睛,以后还怎么带孙子孙女啊。

    与周子旭在镇上会合后,一行人就坐上了去往府城的马车,之后便是沿着水路北上。

    让林远秋高兴的是,婉清没有一丁点坐船的不适,直到官船在通州码头靠了岸,小姑娘除了久待在船上有些无聊,都没有头晕脑胀以及不舒服的地方。

    林远秋也没另外找睡觉的客栈,而是把爹和堂哥父女俩直接带到了新宅院里。

    年前泥瓦匠已修缮了第二进和第三进院落,这会儿已经在检修最后一进的后罩房了。

    看到偌大的宅院,林三柱和林远枫在院子里来回走了好多遍,高墙灰瓦,亭台游廊,两人眼中的惊喜不言而喻。而婉清,在见到梧桐树下挂着的秋千后,就不愿走开了。

    “小叔叔,咱们家院子可真好看,清儿实在太喜欢了。”

    这是小姑娘今天重复说了好几遍的话。

    林远秋让张贵买了铺盖被褥过来,然后把爹和大堂哥都安顿在了已修缮好的第二进院落里。

    有了帮忙的人手,的确要轻松许多。把修缮院宅的事交给爹和大堂哥后,林远秋就没再为此事cao心过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很快到了休沐这日,想到爹和大堂哥这会儿应该在墨林轩,是以从国子监出来后,林远秋就带着周子旭往自家店铺去。

    只是快到铺子时,林远秋就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,怎么自家店门口围着好些人啊。

    难道是出什么事了吗?

    周子旭也看到了,心里也担心着是不是出了事。

    于是两人快步往前走。

    结果还未到铺子门口,张贵媳妇吕氏就从人群中冲了出来,“公子公子,小小姐不见了!”

    小小姐?

    林远秋呆愣片刻后,才明白小小姐说的就是婉清。

    可婉清怎么会不见了的?

    林远秋着急道,“你快与我说说是怎么回事?”

    吕氏也不敢耽搁,很快就把事情说了个清楚。

    因着宅子里的厨房重新打灶台,所以这两日林三柱和林远枫都是来店铺这边吃饭的。

    今日婉清吃好中饭后,依旧跟昨日一样站在店门口看来来往往的行人,小孩子爱看热闹也正常,只要不乱跑就成,所以林远枫也没当回事,想着女儿定也会和昨天一样乖乖在门口等自己的。

    可才一会儿,张贵就发现站在门口的小小姐不见了,他忙跑到门口去找,结果没看到人,于是就跑进内堂喊老爷和大公子去了。

    吕氏继续说道:“公子,方才卖灯笼的许掌柜说,说有看到一个汉子抱着一个小姑娘往街路口方向跑了,老爷和大公子听了后,忙都追了过去。”

    此时吕氏已吓得脸色苍白,小小姐可是再张贵眼皮底下丢的,今日要真出了事,公子怕是饶不了他们一家了。

    林远秋此时哪顾得上这些,这会儿他想到的是,比起爹和大堂哥,自己肯定更熟悉城里的地形,所以他得快点去追人才行,不然真被人贩子把人运出城,到时可就大海捞针了。

    “子旭,你快去报官!”

    话音未落,林远秋已撒腿往街路口跑去了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第135章 打拐子

    河福街位于京城南面,是条十足的老街。

    这里的店铺大多做着布匹和成衣的生意,也有几家绣坊开着,余下的那些,有卖糕点的,有卖杂货的,还有卖茶叶和脂粉的,也算是多种多样了。

    钟钰柔今天过来河福街,是为了街口开着的那家成衣铺来的。

    当年一家人去泾州时,周氏就把自己的几间嫁妆铺子交给了忠叔照看。忠叔是周氏奶娘的丈夫,一家子都是周氏的陪房,所以把铺子交给他来打理,还是让人放心的。

    事实证明的确如此,这些年这几间铺子的盈利都还可以。

    只不过忠叔年事已高,所以这次周氏回京后,他便把几间铺子交回到了主子手上。

    而周氏想着自己的嫁妆迟早要分给几个孩子,不如趁着这次干脆把店铺做了分配,也好让两个儿媳以及自己女儿早些接手管理起来。